那麽什麽才是“家庭影院”呢?
在標準裏是這樣定義的:由環繞聲放大器(或環繞聲解碼器與多通道聲頻功率放大器組合)、多個(4個左右)揚聲器係統、大屏幕電視(或投影電視)及高質量A/V節目源構成的,具有環繞聲影院視聽效果的家用視聽係統。
注意“視聽係統”這個詞哦,家庭影院視聽係統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組成,分別為音視頻播放機、AV放大器(這個AV事音視頻的意思,不是那島國愛情動作片哈,亂想的去麵壁)、音箱係統;三者缺少了任何一部也不能稱為家庭影院的視聽係統。
那麽,下麵呢,小編就和大家逐一的掰一掰這三大部分的過去、現在、未來。
進入正題之前,國際真人還要弄清一個問題--為什麽要在家裏弄個家庭影院,看電影去電影院不就行了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小編先回答“為什麽要看電影?”
那為什麽要看電影啊,其實國際真人去看電影不單單是去看那些眼花繚亂的特效,也不是去看那些俊男靚女的表演,而是去感悟那些電影中所展現的一個個不同的人生、不一樣的經曆。人對於不是自己的東西總是會感到好奇和向往的。
小編對這段話感觸良多,國際真人為什麽要家庭影院呢?是因為國際真人熱愛電影、熱愛音樂,國際真人希望將自己代入那些經典角色當中去細細品味他們的喜怒哀樂、百態人生, 所以呢,小編認為家庭影院,不單單是一套視聽係統,它擺在國際真人家裏,就會融入到國際真人的生活當中,成為國際真人的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生活態度。
音視頻播放器的前世今生
音視頻播放器都有哪些
音視頻播放器“從古到今”有磁帶錄放機、CD/VCD、DVD、藍光播放器等等,前麵兩個呢現在基本上都不怎麽看得到了,我估計很多90後連磁帶錄放機什麽樣都不知道,嗬嗬。現在的主流播放器就是DVD播放器和藍光播放器了。
有沒有發現,除了上麵的磁帶錄放機,VCD、DVD、藍光三個長得差不多。實際上呢它們三個也確實是一脈相承下來的,都屬於數字音視頻播放器(就是放光碟的,有VCD碟、DVD碟、藍光碟);而磁帶錄放機(還有種磁帶錄音機呢,隻能放聲音的)是屬於模擬音視頻播放器。
說到VCD、DVD、藍光機三個的區別,就必須要聊一聊數字音視頻技術的標準及發展了,哎呀,又要跑題了呀,但是沒辦法啊,各位耐著性子看吧。
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時候,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出現了一種叫做數字音視頻采集、壓縮、還原的新技術,並且還製定了一個標準,叫做MPEG-I(也就是國際真人平常說的VCD啦)。
VCD的分辨率是352*288,畫麵像素在10萬左右。
後來,又在MPEG-I的基礎上產生了MPEG-II標準,它的分辨率有幾個標準,分別是低(352x288),中(720x480),次高(1440x1080),高(1920x1080)。其中的中分辨率(720x480)就是DVD所采用的標準;而次高(1440x1080)和高(1920x1080)就是現在藍光播放器采用的標準了。
從數據上來看,DVD(720*480)具有34萬的畫麵像素,是VCD的3倍多;藍光(1920*1080)具有200萬的畫麵像素,是VCD的20倍。
這是個什麽概念呢?
在這個畫麵中,國際真人用藍光高清能夠看到整幅畫麵,而用DVD就隻能看到士兵的半個身體,那用VCD你看到了什麽呢?
因此國際真人知道,分辨率越高,畫麵就越大越廣,越清晰,國際真人的視覺享受就越高(弄個IMAX就更爽了,O(∩_∩)O哈哈~)。
這兩年,在高清之上,又出現了4K的標準,分辨率是4096*2160,是高清的4倍哦,所以國際真人又稱之為“超清”。
來源:百度文庫